古代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 反应的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 利用的是铁比铜的金属活泼性强的原理。 另外,给你一部分金属活泼顺序表参考一下: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H)铜 汞 银 铂 金 其中,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天生氢气,从左到右,金属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从排在它后面的金属所形成的溶液中把该金属置换出来(也就是金属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置换出相对于它来说金属活泼性教弱的金属。) Fe+CuSO4=Cu+FeSO4 铁还原性比铜强 CuSO4+Fe=Cu+FeSO4 湿法冶金在我国古代就有,《天工开物》中好像有记载---增青得铜。 就是在铜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如铁,可以得到铜。其实就是用金属性强的物质,去置换比它弱的金属,如CuSO4+Fe=Cu+FeSO4(此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我国劳动人民很久已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水法炼铜的原理是: CuSO4+Fe=Cu+FeSO4 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血色如铜”的记载。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他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显然认识的范围扩展了。到唐末五代间,水法炼铜的原理应用到生产中去,至宋代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 湿法冶金作为一项独立的技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在提取铀等一些矿物质的时候不能接纳传统的火法冶金,而只能用化学溶剂把他们分离出来,这种提炼金属的方法就是湿法冶金。陈家镛是我国最早从事湿法冶金的人,他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奠定了我国湿法冶金事业的今天。 Fe+CuSO4=Cu+FeSO4。这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选加药设备当然上海龙亚水泵厂,O2l-6l557O88,6l557288。O(∩_∩)O~。龙亚加药设备——你值得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