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药装置 加药装置
 
首页 | 加药装置概念 | 加药装置新闻 | 加药装置知识 | 加药装置厂家 | 加药装置产品 | 加药装置展会 | 加药装置招标 | 加药招聘 | 加药控制 | 加药装置配件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絮凝剂加药装置

絮凝剂加药系统絮凝剂的控制投加

时间:2011-10-30 22:03:28  来源:龙亚加药装置  作者:龙亚加药装置

 

絮凝控制技术是净化处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如果控制不好,既不能达到预定的水质要求,又

导致药剂的浪费。咱们目前大部分净化水厂仍沿用化验室烧杯搅拌试验确定投加率与经验投

加相结合的方式,人工操作投加。该要领的缺点是不能餍足连续运行的需要,也就不能随水

质水量的变化而及时调解投加量。同时由于在化验室内做烧杯搅拌试验与现实生产中的水力

条件差距较大,因此供给的投加率仅能作为现实投加的参考值,不仅禁绝确,还带来检验投

加效果的滞后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有的水司研究应用模拟滤池法控制混凝

药剂的投加,结果表明可达到自动控制投加,及时调解药剂之目的,可节约药剂10~20%。但

由于模拟水力条件和生产现实的差距,必需及时修正相干关系,否则将影响投加准确性。当

前外洋贷款项目基本接纳该种要领,海内应用尚不广泛。

在药剂自动投加控制方面海内还前后研究与应用过成立前馈数学模型使成为事实计较机自动控制投

加。基本控制参数有原水浊度、水温、PH值或碱度、氨氮、耗氯量、水量等6项。基本达到根

据原水水量及水质变化及时准确转变投加量。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成立前馈与后馈数学模型

使成为事实计较机优化自动控制系统。该要领是在前馈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又按照沉淀池出水与滤

池出水浊度成立后馈控制的数学模型。这是海内外比较先进的优化自动控制要领。上述成立

数学模拟法的关键是要成立实用可靠的数学模型和接纳多种准确可靠的连续传感器与投加设

备。由于海内连续检测仪表与投加设备质量不外关以及在成立数学模型方面所需原始资料准

确程度的差异和内容的欠缺,使该项技术实施比较困难,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外洋投药控制发展趋势已经由多参数控制向单因子控制方向发展,因为单因子控制不要求

成立较复杂的数学模型,连续检测传感器单一,管理维护方便。近几年来这一技术发展很快

,出现了流动电流投药控制系统和絮凝控制在线检测仪(也称Eloo-nate连续探测器)。

流动电流(SCD)投药控制系统是国际上八十年代开始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传统技术上的一

个发展,是混凝投药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技术是依据混凝理论而产生的。混凝理论认为

向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水中胶体杂质脱稳,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转变胶体的脱稳程度,使

之利于后续沉淀。而描述胶体脱稳程度的重要指标是ζ电位,以ζ电位为因子控制混凝剂则

成为一种根本性的控制要领。而投药后水体剩余絮凝颗粒的流动电流与ζ电位呈线性相干,

因此测其流动电流能克服测ζ电位的困难,并能反映水体中胶体的脱稳程度。此项技术是由

美国的Gerdes于1966年发明的,并开始了对流动电流控制混凝投药的研究。直至1982年在美

国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流动电流检测器,成功地解决了传感器外貌的清洗和微粒"膜"及时

更换问题,使该技术趋于完美与实用化。目前美国、英国已经有数百家水厂应用流动电流技术

控制混凝收到良好效果。

从美国对该技术的一项调查表明,原水浊度在10~5000ntu变化,水量变化范围最低为

10%,最高达100%时应用该技术收到良好的混凝效果,平均节约药剂15~30%,证明该技术是

成功的。流动电流(SCD)探测器的使用要领是按生产要求的沉淀水浊度确定一个流动电流值。

称为控制系统给定值,计较机控制中心将流动电流的实测值与给定值比较,据此调解投药装

置的运行工况,从而转变混凝剂的投量,最终取得具有理想沉后浊度的水。但该仪器在取样

系统的可靠性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取样管堵塞造成的,此外需要按期检查与调解

SCD控制给定值,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其次该要领对于接纳有机阴离子高分子絮凝剂时是

不适用的。

流动电流给定值抓住了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其它水质、水量、药剂、效能等因素的变化都

可身现流动电流单一因子的变化上,从而使成为事实了混凝投药的单因子自动控制。该要领尤其对

旧水厂的改造更具有实用价值,它不仅解决了水厂投药自动控制问题,而且对提高水厂的社

会经济效益起到主要作用,同时将对水处理工艺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起积极的鞭策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研制该种仪器的工作。

最近英国水研究中心和伦敦大学研究人员结合研制了一种新的絮凝控制在线检测仪器(FIOC mate探测器)。该仪器按照水中流动悬浮胶体产生的浊度波动,极灵敏地显示絮体形成状态,

可在实验室或现场条件下确定最佳投药量。该要领认为絮凝剂投入水中后在水解生成的氢氧

化物沉速至最大时,投药量为最佳。投药后氢氧化物生成时,初始浊度会升高,但随着絮凝

体的形成浊度又下降,初始浊度为最大值时的投药量可认为是絮凝最佳投药量,因此该仪器

把光学要领和微讯息处理计结合使用,连续测定加药后水中絮体的现实情况,同时直接调节

混凝剂的投量和调解PH值,从而获得最佳混凝效果。该仪器还特别适合于投药闭路控制系统

。按照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利用微机内的优选公式,逐步调解混凝剂投加量,直到最佳值为

止。正确选择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将大幅度节省药剂用量,几个月内即可偿还投资用度,同

时对提高出水水质,减少供水干管的污垢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估计该种仪器将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述两种单因子自动控制絮凝检测仪是外洋先进技术,我国正起步研究,尚未有应用实例。

因此今后应上述技术进行积极的引进和研究,按照我国国情和水质因素,提出可靠的控制方

法,以缩小我国在混凝控制方面与外洋先进水平的差距。

四、消毒杀菌技术和水的深度处理

消毒杀菌技术已经成为给水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处理手段之一。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自80年代起

,由于部分地区的地面水源水质逐渐变差和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水厂的处理工艺在常规

选絮凝剂加药装置请认准上海龙亚品牌,O21-6l57088,6l557288。龙亚絮凝剂加药装置——一旦拥有,别无他求。O(∩_∩)O~。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首页 | 关于加药装置网 | 自动加药 | 磷酸盐加药装置 | 絮凝剂加药装置 | PAC加药装置 | 水处理加药装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2010 加药装置 jiayaozhuangz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8977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