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某污水处置惩罚厂二沉池取了些好氧活性污泥,不知道怎样培养驯化,具体的详细步骤怎样操作?要用哪些仪器培养驯化?药品需要哪些?谢谢大家!很着急。 小型曝气机,例如金鱼的充氧器,做实验么,容器不必太大,20L足够了,好氧法主要是保证水中的溶解氧的浓度,当然也不能太高了;把取来的污泥放入水中,开始曝气,大概半天后,掏出来点,在目镜下观察,主要看活性,测溶解氧,24钟头辰重复观察,主要看活性,还有对比微生物数量是否增加,如果活性尚可,数量无上风,可考虑适当增加营养,继续前过程,直到数量和活性目视满意。 前面是培养过程,下面是驯化:向前面培养好的水中适量插手情欲处置惩罚的废水样品,量大概为总体的10%,6钟头辰观察(镜下)如果微生物明显失去活性,说明废水量插手太大-----败绩,重复前面的过程,新增废水样品后,活性未见降低,,24钟头辰加大配水量,保持10%,重复观察,24钟头后,继续新增,再重复,。。。新增废水样品先后,做CODcr对比,重复,直到污泥活性、数量、效果达到满意,希望能帮助你 经由过程工程实例总结,就怎样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时间,从调试前期准备到污水全负荷投入运行,分3个阶段予以解剖分析。先容了前期准备事情的内容和所需物料的品类及数量;调试各阶段物料投加量及所需控制的条件;调试过程所需注重的事项。文中所述内容尤其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置惩罚举措措施。 污水处置惩罚举措措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置惩罚装配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范围较大的污水处置惩罚举措措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置惩罚主体尽量加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咱们经由过程多个日处置惩罚万吨的污水处置惩罚举措措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举措措施的培菌接种事情;10d后就能够对污水进 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本文将分三方面对生化调试事情中需注重的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进行简要分析。为方便起见,文中所列数据均以生化池体积5000m3为基准。 1. 前期准备阶段 1.1. 物料准备 ①污泥准备 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置惩罚装配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最好控制在2 500mg/L左右。实际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期间初始污泥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 500mg/L左右,一日处置惩罚1×104m3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污水处置惩罚装配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3。污泥品种最好是同类或相是的活性污泥。若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对待用的污泥需进行喷水保湿处置惩罚,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 ②碳源培养寄的准备 生化调试过程中理想的碳源是大粪及淀粉。一般来说调试前期以插手大粪为主,中后期以插手淀粉为主,为接生成本,淀粉可用地脚小麦磨成的粉替代。由于大粪无法事先储存,是以,事前需和有关部分确定好调试期间需要的数量。调试期间碳源准备量一般按如下原则进行估算。天天投加到生化池的COD量 按混合后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水平计,其中地脚小麦磨成的粉COD的质量折算量约为1t[COD]/t[小麦磨成的粉]。大粪的COD折算比较 困难,根据经验,在全般调试期间需100~150 m3的大粪。插手大粪的目的除补充碳源外,还可增加生化池菌种的引入。地脚小麦磨成的粉可准备10~15t。 ③磷源、氮源的准备 补充碳源一般以普钙Ca(H2PO4)2为主,补充的氮源以硝镪水铵CO(NH2)2为主。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300mg/L时估计BOD5值一般以100mg/L计,补充量按 m(BOD5):m(N):m(P)=100:5:1折算,天天需补充淀粉2000-3000kg,硝镪水铵100kg,补普钙200kg,质量比按照淀粉:硝镪水铵:普钙=20-30:1:2补给。调试期间需准备硝镪水铵2~3t,普钙5~6t。 另外若有条件可准备10~20kg粉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 1.2. 物料化制及输送设备 由 于调试期间需要的物料量很大,加上生化调试无污水进入,池内污水流动性较差,为提高接种速度,需要将污泥及补充碳源尽有可能均匀地输入各生化池内。是以,对 于一定范围的污水处置惩罚举措措施设置物料化制及物料输送系统,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调试效率是必需的。根据经验,物料化制池宜设于地下,池内设空气搅拌装配,池容积一般在20~30m3。池内分二区,一区为化制区,该区需设置物料化制及初级垃圾清算装配;二区为输送取,设置潜水泵或液下泵,同时在泵周围设置垃圾同以防泵发生拥塞。输送管道在生化池附近宜使用软管以便根据需要调解投加料点位置。另外,物料化制旁最好设置一个消火栓或供水管,用于化制污泥及其它物料时供水。 1.3. 监测仪器准备 为配合生化调试,需对生化池中的COD(铬法)、溶解氧、pH值、细菌等指标进行监测。一般生化处置惩罚调试需配备以下监测仪器:COD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pH值测定仪、目镜。 2. 调试阶段 2.1. 初期(3d) ① 起首将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处置惩罚的污水,然后将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第1次投加20m3污泥,同时投加大粪等培养料,加水搅拌后按比例均匀 投加到各生化池内。投加培养料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控制在300mg/L为准。然后按比例补加普钙(由于投加大粪无需补加氮源)。 ②闷曝:投料落伍行闷曝。水气体积控制在1:(5~10)。第1天曝气采取6h充氧,4h停机的方式进行。 ③ 再次投料:经过1d闷曝后,第2天COD的质量浓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料,第2次可投入10~15 m3污泥至化料池,(留下部分作为备用)。同时投加以大粪为主的培养料,投加培养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为标准。根据 需要补磷后闷曝。 ④闷曝:第二、三天的闷曝可减少停机时间,生化曝气可控制为开6停2。 2.2. 中期(4~7d) 一般经过2~3d的闷曝后,经由过程目镜镜检,有可能会看到少数的原生动物。原则上,此时天天按时补加碳源慢慢以地脚小麦磨成的粉为主。同时投加普钙和硝镪水铵,以补充磷源和氮源。补充碳源的标准仍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mg/L左右为准。 此阶段为排除生化代谢物,生化池需适量换水,同时继续进行闷曝。此阶段为加速污泥菌胶团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可适量投加粉状PAM。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