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计量加药泵
一、用途:计量加药泵为高压轴向柱塞泵,该泵主要用于泵送和计量加药聚氨酯原料。特点: 1、各种流量的计量加药精度重复性高 2、 通过带内装精确测量刻度的手轮进行手动调节流量,调节准确,进行平稳。 3、 工作压力可到 25Mpa 4、 进口压力低,可泵送高粘度液体 5、 通过特殊的相匹配材料和特殊密封的使用,泵零件与所泵送的材料(多羟级化合物、异氰 酸酯)相容。 6、 流量脉动小,容积效率高。三、加药泵技术参数: 1、安装位置:任选,但带计数器的手轮轴必须保持水平 2、工作压力范围:(1)进口侧:a、开式回路:吸油口 S 处为 0.1-0.3Mpa(购买计量加药泵请电:40O_OO1_5655。189646590O1.) 绝对压力b、闭式回路:油口 A 和 B 的压力之和25Mpa(32Mpa短期)在油口 T 或 T 处接泄油管。(2)出口侧(油口 A 或 B 的压力):a、公称压力 PN 25 Mpab、峰值压力 Pmax 32Mpa。>>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切纪社会发展最紧急需要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是就业领域最宽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光、电、不用人力控制>>和检验测定、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该主专业主要培养能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并具有初步设计开发能力的中 .>>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经过三年的进修,能够掌握机、电、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常识和必备技能。>>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机械零件制造的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周全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力和杰出职业道德的,具有一定机电专业基>>础理论常识和中级职业技能及杰出职业道德的,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检修、管理及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技术应用性高级人才。>>1.机电一体化概要>>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体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式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单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部实质意义。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起航,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不用人力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体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结构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使成为事实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孕育发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者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简略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傲然是代替和放大的身体的力量。可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不用人力检验测定、不用人力处理信息、不用人力显示记录、不用人力调节与控制不用人力诊断与保护等。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月以前为熬头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发不自发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人民生活所使用的,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况。由于其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成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0世纪70~80年月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焕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管,约莫到20世纪80年月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撑持。>>20世纪90年月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步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步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呈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推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月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规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至关差距。>>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织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3.1智能化>>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设置装备摆设者的研究日益得到正视,机器人与数字控制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算术、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人格化修辞方式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思维规律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成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可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3.2模块化>>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品类和出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庞大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快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出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者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出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出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选一体化加药装置请认准上海龙亚品牌,O21-6l57088,6l557288。钛龙一体化加药装置——一次购买,终身无忧。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