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 终沉池 终沉池采用圆形辐流式沉淀池,共8座,为地下式圆形钢筋砼结构, 内径45m,池边水深4.5m,中心池深10.75m(含泥斗)。设计表面负荷为0.9m3/m2.h,沉淀时间为2.5h。安装φ45m周边传动刮泥机 8 台 ,配机电功率0.37kw。 4.6.7 接触消毒池 采用廊道式接触消毒池,共1座(分2格),两格之间为巴氏计量槽,实时记载污水厂处理水量,接触池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设计接触时间t=30min,最简单的面尺寸L×B=61.4m×33.6m,池深3.8m。另外该池中安装潜污泵2台(1用1备),配机电功率4KW,瓜代施用,提供厂区绿化用水。 4.6.8 鼓风机房 鼓风机房为地上一层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局部为管廊以及进风通道。最简单的面尺寸为L×B= 29.4× 15.0m(不包括工具间、值班室等)。安装离心式鼓风机5台(4用1备),单机风量18430m3/h,扬程7m,配机电功率470KW;卷帘式空气过滤器2套,配机电功率N=0.1KW。鼓风机出风经总管搜集后,再分别送至各座生物反应池。 4.6.9 加氯间及投药间 设计加氯量为8mg/l,加氯间为地上一层框架结构, 最简单的面尺寸L×B= 32.5×22.2m,包括氯库以及值班室。安装真空柜式加氯机3台(2用1备),最大加氯量57kg/h,配套蒸发器2套、氯气切换装配一套、余氯吸收装配一套,并安装漏氯检验测定仪2台。 为弥补生物除磷不足,设计采用化学药剂强化除磷。设计加药间与加氯间合建,采用化学除磷药剂为Fe2(SO4)3,投加量为10~15mg/l,投加浓度为15%。药剂投加点分别设在终沉池配水井以及初沉池进沟渠内。根据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调治投加药量。加药间安装干粉加药装配一套,投加量为5.64~26.28kg/h。 4.6.10 初沉池污泥泵房 初沉池污泥泵房共设2座,为半地下式钢筋砼结构,最简单的面尺寸为8.25×3.8m, 深7.76m,分别对应6座初次沉淀池。初沉池污泥量为812 m3/d,含水率为96%。每座污泥泵房安装潜污泵2台(1用1备),流量57.24m3/h,扬程8m,配机电功率3.1kw。 4.6.11 剩余及回流污泥泵房 剩余及回流污泥泵房共设4座,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每一座对应2座终沉池,每座最简单的面尺寸为10.47×6m,深6m。设计最大污泥回流比100%,剩余污泥量为4017 m3/d,含水率为99.4%。每座泵房安装回流污泥潜污泵2台,流量1508m3/h,扬程6m,配机电功率37KW;安装剩余污泥潜污泵1台,流量61m3/h,扬程9m,配机电功率4.2KW。 4.6.12 污泥浓缩池 初沉池污泥与剩余污泥先在浓缩池配泥井中进行混合。设计采用圆形重力式持续流浓缩池共2座,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直经20m,池边深4.6m,中心深6.3m。浓缩池设计固体表面负荷为90kg/m2·d,水力停留时间12.5h,安装中心传动污泥浓缩机,配机电功率1.5KW。浓缩后污泥体积为1616.7m3/d,含水率96.5%。 4.6.13 污泥消化池(一、二级) 采用两级中温厌氧柱型污泥消化池,其中一级消化池3座,二级消化池1座。消化池为钢筋砼结构,直径23m,总高35.5m(其中地下深7m,地上高28.5m)。设计进泥量为1616.7m3/d,含水率96.5%,出泥体积747.5m3/d,含水率94%;消化池设计总停留时间为26.7d:其中一级消化池20d,二级消化池6.7d,污泥投配率为5%,沼气产量:一级消化6.4m3气/m3泥,二级消化1.6m3气/m3泥。每座一级消化池中安装污泥机械搅拌装配1套,配机电功率22KW。污泥加热采用热交换器(沼气锅炉)加热。 4.6.14 污泥消化控制室 污泥在此进行预加热以及消化池污泥投配。经浓缩后的污泥被加热至消化池投配温度33~35℃。对应每座消化池安装污泥循环泵2台(1用1备),共计6台,流量 67.5 m3/h,配机电功率22 KW,污泥投配泵共4台(3用1备),流量22.5m3/h,配机电功率7.5 KW。 4.6.15 储泥曝气池 一期工程设储泥曝气池1座,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最简单的面尺寸为7.3×12.8m,深度4.15m。设计停留时间为8小时。池中安装潜入水下搅拌2台,配机电功率2. 5KW,DN40穿孔曝气管间隙运转,防止污泥沉淀以及厌氧条件下磷释放。 4.6.16 污泥脱水厂房 污泥脱水厂房为一层框架结构。一期工程需脱水污泥量为698m3/d,含水率94%。安装离心式污泥脱水机4台(3用1备),单台处理能力17 m3/h,配机电功率37.5KW;投配泵及加药装配与脱水机同步持续运行, 脱水后泥饼含水率78%~80%。混凝药剂(PAM)投加量210kg/d,配套安装加药设备2套(包括PAM药剂配备以及投加系统),制备能力12kg/h,配机电功率2.8KW;污泥切割机4台(3用1备),处理能力20m3/h,配机电功率3.0KW;螺杆式污泥投配泵4台(3用1备),流量5~35m3/h,扬程20m,配机电功率5.5KW;30º倾侧安装无轴螺旋输送机2套,输送能力10m3/h,长度9.0m,配机电功率3.7KW,水平安装无轴螺旋输送器2套, 输送能力10m3/h,长度6.0m,配机电功率2.5KW。 4.6.17 沼气脱硫间 沼气脱硫采用先湿后干的串联脱硫方式。为地面式钢筋砼结构,最简单的面尺寸为20.3×14.4m,高度13.2m。湿式脱硫采用含6%的氢氧化钠溶液,由吸收塔顶向下喷淋,沼气由下而上,逆流接触,祛除硫化氢,安装湿式脱硫塔Ø1000×H5200一台;循环泵2台,流量 40 m3/h,扬程30m,配机电功率11KW。干式脱硫塔Ø2200×H10000 2台,以铁屑做脱硫剂,厚度约为4m,接触时间为4.09min。 4.6.18沼气储气罐 设计2座钢制低压湿式储气罐,每座容积2400m3,外径19.2m。沼气储气罐设计压力4000Pa,采用全烧焊钢结构。钢制水槽采用钢板拼接,内部灌水至设计标高,作为水封防止沼气泄漏,水槽内径20m。 骈枝沼气被送至沼气火炬进行燃烧现象,设沼气燃烧现象器1套,能力471m3/h,配套配备布置过滤器、除湿器以及安全装配等。 4.6.19除臭系统设计 采用生物除臭。对污水厂中进水控制井、粗格栅间及晋升泵房、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以及污泥曝气池内产生的臭气经百叶集气管收集后,步入生物滤池进行除臭处理。设计生物滤池1座, 最简单的面尺寸16m×16m,处理气量37000m3/h,池中滤料高度1.4m;循环泵3台(2用1备),单台流量13m3/h,扬程28m,配电功率3w;引风机共3台,配电功率分别为30kw、5.5kw及2.2kw。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