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对混凝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无机盐类混凝剂的水解是吸热反映,水温低时 1. 混凝剂的水解速度慢,生成的絮凝体细而松,强度小,不易沉淀。 2.水的粘度大,颗粒沉淀速度降低,而且颗粒之间碰撞机会减少,影响絮凝体的结大,继续往前影响后续的沉淀处理的效果。 克服水温低效果差的办法: 1.用气浮法代替沉淀法作为后续处理 2.投加助凝剂(如活化硅酸)或粘土以增加绒体重量和强度,提高沉速。 水的PH值 3、水中杂质的成分性子和液体浓度 粘土杂质,一般而言,粒径藐小而均一者,混凝效果较差,粒径差别者于混凝有利。颗粒液体浓度太低往往不利于混凝,人工投加粘土或其它混凝剂可提高混凝效果。 当水中有机物太高时,吸附于胶体颗粒上使胶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这就是所说的有机物对胶体的掩护作用,向水中投 CL2 以氧化有机物,破坏其作用,能提高混凝效果。 中和法 天然水的碱度是重酸式盐(HCO3-),有肯定是的缓和冲突作用。 酸性废水的危害程度比碱性废水要大。 中和法适用的液体浓度范围:: 酸含量小于3% – 5%或碱含量小于l% – 3%的低液体浓度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常采用中和法处理 •酸含量大于3%–5%的高液体浓度含酸废水,常称为废酸液; •碱含量大于1% – 3%的高液体浓度含碱废水,常称为废碱液。 •废酸液、废碱液往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回收此中的酸和碱 中和处理(neutralization)适用于废水处理中的下列环境: a)废水排入受纳水体前,其pH值指标跨越排放规范。这时应采用中和处理,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b)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前,为避免对管道系统造成腐化; (c)废水在排入前进行中和,要比与其它废水混合后的大量废水进行中和经济的多。 (d)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以前。对生物处理而言,需将处理系统的pH维持在6.5-8.5范围内,以确保最佳的生物活力。对化学处理而言,也需要在肯定是的pH范围内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酸碱废水的中和处理方法 1)药剂中和法 特点:药剂中和法能处理任何液体浓度、任何性子的酸性废水,对水质和水量波动适应性强,中和药剂利用率高。 中和体式格局:干法中和、湿法中和 •干法中和是把药剂直接加入到需中和的水中。 特点: •设备简略; •但反映较慢,而且不易彻底,投药量大(需为理论量的1.4-1.5倍); •当白灰成块状时需要破碎; •干法添加时工作前提欠好,劳动强度大。 一般用湿法中和,即把药剂配成肯定是液体浓度的溶液添加。 中和剂能制成溶液或浆料时,可用投加法 白灰一般要制备成白灰乳添加 实际中等采用分步中和法: 2)过滤中和 中和剂为粒料或块料时,可用过滤法。 定义: •过滤中和(filtration neutralization)是指使废水通过具有中和能力的滤料进行中和反映的一种方法。L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含酸液体浓度不大于2–3g/L,并生成易溶盐的各种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当废水含大量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盐和其他毒物时,不宜采用 升流式膨胀滤池特点: •水流由下向上流动,流速高达30–70m/h,再加上生成的CO2气体的作用,使滤料互相碰撞摩擦,表面不断更新,因此中和效果较好。滤料的分布状态是由下向上,粒径逐渐减小。 •碱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方法: •1.利用酸性废水中和; •2.加酸中和; •3.利用烟道气进行中和。 •烟道气成分——CO2和少量SO2和H2S •用烟道气中和碱性废水一般在喷淋塔中进行。 •优点——以废治废,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缺点——出水中的硫化物、耗氧量和色度城市明显增加,还需进一步处理。 •3 化学沉淀法 •用易溶的化学药剂(可称沉淀剂)使溶液中某种离子以它的一种难溶的盐或氢氧化物从溶液中析出,在化工和环境工程上则称化学沉淀法。 •经常使用的沉淀剂有白灰、氢氧化钠、碳酸钠、硫化氢、碳酸钡等。 •工艺流程主要步骤 •化学沉淀剂的配制与投加----沉淀剂与原水混合反映----固液分离 •4氧化还原法 •----利用溶解于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氧化还原反映中能被氧化或还原的性子,把它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新物质的方法。加氯法、电解法、和置换法 •电镀废水处理中去除铬酸根和氰根可用氧化还原法。含汞废水亦可用氧化还原法回收汞。有机汞对人体危害紧张,知名的水俣病就是甲基汞中毒。有色废水也可用氧化法脱色,如加氯。 •电解处理法——是指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南北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映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电解法是氧化还原、分解、混凝沉淀综合在一路的处理方法。 •适用于含油、氰、酚、重金属离子等废水及废水的脱色处理等。经常使用于处理含铬废水、含银废水、含氰废水和含酚废水等 •调节的目的是减少和控制废水水质及流量的波动,以便为后续处理提供最佳前提。 •调节的具体目的 •(a)适当缓和冲突有机物的波动以避免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打击负荷; •(b)适当控制pH值或减小中和需要的化学药剂量; •(c)削减步入物理化学处理系统的高峰流量并使加药率能与进水相适应; •(d)当工厂不出产时还能保证水处理系统的连续供水;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城市污水经传统的二级处理后,污水水质为: •BOD5 20-30mg/L ,COD 40-100mg/L ,SS 20-30mg/L ,TN 20-50mg/L ,TP6-10mg/L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是指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去除工艺。 •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可以在二级处理过程当中完成 •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流程之后再增加处理设施来取得良好的水质,全面提高出水水质。 •当再生水用户对SS、COD、色度、嗅味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二级处理之后增加混凝过滤、生物膜过滤、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以至膜分离净化单元。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