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就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时间,从调试前期筹办到污水全负荷投入运行,分三个阶段予以解剖分析。介绍了前期筹办工作的内容和所需物料的种类及数量;调试各阶段物料投加量及所需节制的条件;调试过程所需注意的事变。文中所述内容尤其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配均需举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筹办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 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这篇文章将分三方面对生化调短期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举行简要分析。为方便为达到目的,文中所列数值均以生化池体积5000m3为基准。 1. 前期筹办阶段 1.1. 物料筹办 ①污泥筹办 对于万立米米级污水处理装配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筹办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最佳节制在2 500mg/L左右。现实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时期初始污泥的质量浓度可节制在1 500mg/L左右,一日处理1×104m3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污水处理装配为例,调试前需筹办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3。污泥品种最佳是同类或相似的活性污泥。若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对待用的污泥需举行喷水保湿处理,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 ②碳源培养寄的筹办 生化调试过程中抱负的碳源是大粪及小粉。一般来说调试前期以加入大粪为主,中后期以加入小粉为主,为接天生本,小粉可用地脚小麦磨成的粉替代。由于大粪无法事先储存,因此,事前需和有关部门确定好调试时期需要的数量。调试时期碳源筹办量一般按如下原则举行估算。每天投加到生化池的COD量 按混合后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程度计,其中地脚小麦磨成的粉COD的质量折算量约为1t[COD]/t[小麦磨成的粉]。大粪的COD折算比较 困难,根据经验,在整个调试时期需100~150 m3的大粪。加入大粪的目的除补充碳源外,还可增加生化池菌种的引入。地脚小麦磨成的粉可筹办10~15t。 ③磷源、氮源的筹办 补充碳源一般以普钙Ca(H2PO4)2为主,补充的氮源以尿素CO(NH2)2为主。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300mg/L时估计BOD5值一般以100mg/L计,补充量按 m(BOD5):m(N):m(P)=100:5:1折算,每天需补充小粉2000-3000kg,尿素100kg,补普钙200kg,质量比按照小粉:尿素:普钙=20-30:1:2补给。调试时期需筹办尿素2~3t,普钙5~6t。 另外若有条件可筹办10~20kg粉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 1.2. 物料化制及输送设备 由 于调试时期需要的物料量很大,加之生化调试无污水进入,池内污水流动性较差,为提高接种速度,需要将污泥及补充碳源尽可能均匀地输入各生化池内。因此,对 于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设置物料化制及物料输送系统,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调试效率是必需的。根据经验,物料化制池宜设于地下,池内设空气搅拌装配,池容量一般在20~30m3。池内分二区,一区为化制区,该区需设置物料化制及初级垃圾清算装配;二区为输送取,设置潜水泵或液下泵,同时在泵周围设置垃圾同以防泵发生堵塞。输送管道在生化池附近宜使用软管以便根据需要调整投加料点位置。另外,物料化制旁最佳设置一个消火栓或供水管,用于化制污泥及其它物料时供水。 1.3. 监测摄谱仪筹办 为配合生化调试,需对生化池中的COD(铬法)、溶解氧、pH值、细菌等指标举行监测。一般生化处理调试需配备以下监测摄谱仪:COD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pH值测定仪、目镜。 2. 调试阶段 2.1. 开始的一段时间(3d) ① 首先将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处理的污水,然后将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第1次投加20m3污泥,同时投加大粪等培养料,加水搅拌后按比例均匀 投加到各生化池内。投加培养料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节制在300mg/L为准。然后按比例补加普钙(由于投加大粪无需补加氮源)。 ②闷曝:投料后举行闷曝。水气体积节制在1:(5~10)。第1天曝气采取6h充氧,4h停机的方式举行。 ③ 再次投料:经过1d闷曝后,第2天COD的质量浓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料,第2次可投入10~15 m3污泥至化料池,(留下部分作为备用)。同时投加以大粪为主的培养料,投加培养料仍以节制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为标准。根据 需要补磷后闷曝。 ④闷曝:第二、三天的闷曝可减少停机时间,生化曝气可节制为开6停2。 2.2. 中期(4~7d) 一般经过2~3d的闷曝后,通过目镜镜检,可能会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原则上,此时每天按时补加碳源逐步以地脚小麦磨成的粉为主。同时投加普钙和尿素,以补充磷源和氮源。补充碳源的标准仍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mg/L左右为准。 此阶段为排除生化代谢物,生化池需数量适宜换水,同时继续举行闷曝。此阶段为加速污泥菌胶团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可数量适宜投加粉状PAM。 2.3. 后期(7~10d) 一般经过7~10d闷曝,生化污泥表现显蜜色,污泥30min沉降比达到10%左右。通过镜检可发现有较多活跃的原生动物钟虫、纤毛虫,以及后生动物轮虫、线虫等,此时生化污水处理即可进入驯化及增负荷调试阶段。 增负荷调试一般以每2d增加五分之一的污水负荷举行。1周后基本可以全负荷运行。为平稳过度,增负荷全几天视详细环境可数量适宜补充些地脚小麦磨成的粉作为碳源。 2.4. 调试条件节制 生化调试时期,曝气强度原则上应联合水中溶解氧类节制气水比,一般好氧区溶解氧的质量浓度节制在1~3mg/L,兼氧区节制在0~0.5mg/L。 其它监控指标主要有COD,生物相、pH值、污泥沉降比。取样分析频率为调试开始的一段时间一般4h取1次样,中期6h取1次,后期8h取1次样。 3. 调试注意事变 生化设施的调试,有以下几点须特别注意。 ①设置化料池及配备物料输送系统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是须要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