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电力行业工控产品的应用情况 电力行业自动化主要包括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产站自动化两个领域。电网调度系统接纳的工控产品主要是SCADA系统和RTU(一些终端站点也接纳IPC、PLC等控制体式格局);厂站自动化方面,对于大型火、水电站多接纳DCS,小型用DCS、IPC,PLC等。据电力部计数,1997年11月,电力工业使用DCS为251套,其神州产DCS为31套。据专家估计,2000年电力行业用DCS和SCADA为580套,PLC(IPC)为2300台,RTU为3100台。其触电网调度系统SCADA为290套,PLC(或IPC)为1150台,RTU为2600台;电站DCS为290套,PLC(IPC)为1150台,RTU为500台。今朝,海内工控产品在电力行业已占有必然的比例,但大型的国家级、省级电网的工控产品主要还有国外产品控制,海内的企业主要占据地县级电网的工控市场,出现了南瑞集团、东方电子、许继电器等电力行业自动化的领头企业。 主要竞争对手 国外公司 电力调度自动化领域:ABB、Siemens、CAE、Valmet等公司;电站自动化领域:西门子公司(Siemens)、贝利公司(Baley Controls)、西屋公司(Westing House)、横河公司(Yokogawa)等等。 海内企业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领域:电力调度主站方面包括南瑞集团、东方电子、山东积成公司,别的有一些小企业,如烟台天润电子有限公司;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继电保护产品领域,主要有电方电子、南瑞集团、南京电力自动化厂、许继公司、四方公司等海内继电保护行业的知名企业;配电自动化系统领域,主要有科汇公司、南瑞公司、电科院等;RTU产品方面,主要有东方电子、南瑞集团以及一些入口组装产品,海内远动终端装配(RTU)的生产厂家较多,但主要市场份额由几家大的企业占据。烟台东方电子信息财产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RTU)在海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到达70%左右。其次是南瑞集团南瑞系统控制公司。 在电站自动化领域:主要有南瑞集团、浙大中控公司的SUPCONJX-300/500、北京和利时公司的HS2000系列、北京康拓的KT6000。 主要应用企业分布 电网,电站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广东、海南,西北、福建、贵州、广西和云南等。主要的电力公司包括:国家电力公司和各省的电力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公司、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吉林省电力公司、黑龙江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集团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华触电力集团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 河南、湖南省电力公司、江西省电力公司、广东省电力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等等。 主要的电厂:发电单位总共有590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区。 有关的行业政策 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安生技(1994)85号文,在国家电力公司国调中心、发输电部和农电工作部的社团下,电力部电力设备及仪表质检中心远动终端质检站,对规划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远动终端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查。到今朝截止,已完成了24批远动终端产品的检验测定。对检验测定合格并通过了质保体系核查的产品发放了入网许可证。 国外厂家的远动终端产品因DL/T634—1997电力行业标准是非等效接纳IEC60870-5-101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而国外厂家接纳的是IEC60870-5-101规约,因此在测试和使用国外厂家的远动终端产品时遇到以下疑难题目: ⑴传输体式格局设置不一致没有办法通信,因此对国外厂家RTU产品在测试和使用前,起首要选择传输体式格局为非均衡式。 (2)国外远动终端产品在设定为非均衡传输体式格局,当子站出现遥信变位时则不能主动上传变位信息到主站,而只是将控制码中的ADC位置“1”,以示有遥信变位信息。 `⑶鄙人行通道通信中断时,国外终端产品不能转为循环体式格局主动向主站传输各帧数据。 (4)总理睬呼唤实现过程不同,没有办法用总理睬呼唤命令取得全数据。因列国对IEC60870-5-101配套标准的理解不同,故而在实现总理睬呼唤的过程不一样。造成海内厂家开发的主站系统与有的国外厂家的远动终端产品通信时没有办法理睬呼唤到全数据。在DL/T634—1997电力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总理睬呼唤的传输过程为(设链路地址为01) 对工控改造的要求 我国长期以来只重视发电厂的建设,忽视输配电网的建设,使得我国输配电网紧张掉队,不堪重负。1998年,中央政府推出了旨在扩展内需,刺激经济增加的屯子电网改造、城市电网改造和电气化铁路改造的规划,即三网”改造规划。根据这一规划,本次城乡电网改造总投资将为3500亿元,规划用时3-5年,其中城市电网改造关于280个城市电网,屯子电网改造关于2400个县级电网。同时还推出为期5年总投资2500亿元的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为此要改造和新建大量铁路电气化专用电力网。电力设备包括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由于技能含量较低,海内生产企业较多,特别是中低压一次设备生产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全国成千累万,生产能力紧张过剩,竞争异样激烈,虽则面对“三网”改造的良好机缘,一般企业日期也欠好过,只是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只有强势企业才能把握机会;二次设备生产技能要求高,行业不容易进入,海内生产二次设备的企业寥若晨星,生产经营环境较为宽松,二次设备生产企业面对更大的发展机缘。没事了年份,输配电及电气化铁路电网建设投资约400-450亿元,即输配电设备企业的海内市场规模每年约400―450亿左右,“三网”改造规划的实施,给这些企业带来伟大的市场空间。暂不考虑电气化铁路改造的市场空间,未来三年内仅完成3500亿的城网改造、农网改造,估计就可以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市场容积成倍增加。 别的,电力系统每年新装1000多万KW发机电组都需要DCS实现监控。 第五章市政行业工控发展概况 5.1市政行业自动化 市政行业自动化主要包括供水自动化系统、水处理、热力、燃气管道自动化等几个方面。 5.2供水自动化 供水自动化系统发展 供水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水厂自动化和供水管网调度自动化两个方面。纵不雅海内供水行业自动化发展近二十年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初级阶段(70~80年代),水厂生产人员借助各种仪表判断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供水管网借助遥测遥控系统实现供水情况分析和调度。这一阶段中仪表和自动化设备立足与海内自行研制,普遍存在技能水平较低,工艺不过关和系统不可靠等弊病。第二阶段称之为中级阶段(80~90年代),本阶段通过引进国外可编程控制器技能(PLC),实现了水厂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本地自动化,而供水管网生产调度系统受资金投入规模的限制,徘徊在海内自行研制的产品和国外引进设备之间,并且基本上是海内设备占主导地位。由于受技能水平、工艺水平和基础举措措施的限制,海内设备在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标准化程度和系统开放性上存在很大疑难题目。这一阶段中,由于PLC系统的设计方针是实现本地自动化,海内管网监视检测调度系统缺少开放性和标准化,因此水厂自动化、管网供水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相互独立,信息同享十分坚苦,要实现整个水司的优化调度与优化运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与水司现代化管理已不相适应。第三阶段称之为高级阶段(今朝),它以提高供水质量,提高供水系统安全,降低人耗、物耗和水耗这一综合效益为方针,为了到达这一方针,要求供水调度系统从设计和选型上就必须考虑到水厂、管网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和配套完整性。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