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药装置 加药装置
 
首页 | 加药装置概念 | 加药装置新闻 | 加药装置知识 | 加药装置厂家 | 加药装置产品 | 加药装置展会 | 加药装置招标 | 加药招聘 | 加药控制 | 加药装置配件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加药装置厂家

加药厂家循环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案

时间:2011-10-30 21:35:25  来源:龙亚加药装置  作者:上海龙亚加药装置

7.2.8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启动

稀盐溶液注入次氯酸钠发生器后,启动整流装配,调节电解电流由小逐渐增大至额定负荷的50%,观察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如无异常理况将电解电流逐渐增长至满负荷。直至生产出的次氯酸钠浓度超过5g/L时,向次氯酸钠储罐输送次氯酸钠,并同时启动风机对次氯酸钠储罐进行吹扫,直至储罐次氯酸钠高位截止。

7.2.9次氯酸钠加药

启动加药泵,向循环水中加入次氯酸钠。

7.3分析及监测控制

7.3.1每日早晚各分析循环水及补充水水质一次,分析项目包括Cl-、碱度、硬度及pH等。

列表记录、计算Cl-、的浓缩倍率:

NCl-= Cl-循/ Cl-补

7.3.1 根据分析计算出的NCl-画出曲线,当浓缩倍率2日的均线≤3.0~5.0时按正常计量加药;当浓缩倍率2日的均线>3.0~5.0时,按较大剂量加药,同时通知有关部门加强换水,降低浓缩倍率。

7.3.2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及循环水水质

加稳定剂处理后的补充水水质及循环水水质待定。以模拟试验水质标准为准。

7.3.3循环水加次氯酸钠系统

7.3.3目的

为了控制循环水中微生物和菌藻类的生长,设有循环水加次氯酸钠系统。

7.3.4次氯酸钠加药方式

加药浓度为2mg/L,每一个加药点间隔8-16小时加药一次,每次加药设计投加30-60分钟,每次投加总量约10m3。

7.3.5分析及监测控制

每次加药后分析循环抽水机出口侧循环水中的残余氯量,控制残余氯在30-40分钟内维持在0.1~0.5mg/L左右。另外加药时注意氯离子含量≤200mg/L。

7.4 后续调解试验

7.4.1 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运行试验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循环水有没有结垢、腐蚀、微生物污染的倾向,并对处理控制值进行适当调解。

7.4.2 在调试运行正常后,确定系统运行控制参数,并给出达到这一数值的控制方法。

7.4.3 未尽事宜,参照电厂运行规程执行。

8 安全注意事项

8.1 参加试运人员应认真学习和严酷执行《安规》及试运指挥部制订的有关规章轨制;

8.2 进入加药间,首先开启通风设备;

8.3 电厂运行、化验人员必须熟悉系统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

8.4 酸碱系统相近必须有冲洗水管,酸碱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防备保护眼镜、手套、胶鞋等必要的劳动防备保护用品;

8.5 应每2h对系统进行一次巡回检查,明确承认各设备运行正常;

8.6 一切行动听指挥,克制随意启动设备和开关阀门。

冷却水循环后易带来什么问题?

腐蚀:冷却水在循环使用中,水在冷却塔内和空气充分接触,使水中的溶解氧得到补充,所以循环水中溶解氧总是达到最高限度的,水中溶解氧是造成金属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这是冷却水循环后易带来的问题之一。

结垢:水在冷却塔中蒸发,使循环水中含盐量逐渐增长,加上水中二氧化碳在塔中解析逸散,使水中碳酸钙在导热面上结垢析出的倾向增长,这是问题之二。

粘泥垢:冷却水和空气接触,吸收了空气中大量的灰尘、泥沙、微生物及其孢子,使系统的污泥增长。冷却塔内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和养分都有帮助于细菌和藻类的生长,从而使系统粘泥增长,在换热器内沉积下来,造成为了粘泥的风险,这是水循环使用后易带来的问题之三。

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对换热器带来的腐蚀、结垢和粘泥问题要比使用直水流紧张一些或紧张得多。是以,循环冷却水如果不加以处理,则以上问题的发生将使换热设备的水流阻力加大,抽水机的电耗增长,导热效率降低,并使生产工艺条件处于不正常状况。现代的一些工厂,为了提高导热效率的需要,换热器的管壁很薄,并且严酷控制污垢的厚度,换热器一旦发生腐蚀或结垢,尤其是局部腐蚀的发生,将使换热系统必须综合解决腐蚀、结垢和粘泥(微生物)三个问题。

冷却水的化学处理是用加入化学药品的方法来防止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结垢和粘泥等问题的产生。常用的处理药剂有缓蚀剂、阻垢剂和杀生剂等。

选加药装置当然上海龙亚水泵厂,O2l-6l557O88,6l557288。O(∩_∩)O~。龙亚加药装置——你值得拥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首页 | 关于加药装置网 | 自动加药 | 磷酸盐加药装置 | 絮凝剂加药装置 | PAC加药装置 | 水处理加药装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2010 加药装置 jiayaozhuangz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89770号-6